今年,咱們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已經實現18連漲,跟往年一樣,幾家歡喜幾家愁。
大媽的很多粉絲呼吁,希望能統一調整養老金待遇:高于6000元的不漲,低于3000元的多漲500,這樣能縮小差距,推動共同富裕,但這么做真的可行嗎?
01
統一多漲,會引發新矛盾?
提出3000元這個標準,是因為2021年職工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為2987元,今年上調后,基本是可以超過3000元的,所以,現在很多朋友把3000元作為一個衡量標準。
如果真的像網友所說,3000元以下的多漲500,那么1000元和2000元、2500元的人都按照這個標準上漲,還是會有人心理不平衡,仍然會引發新的矛盾出現。
02
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大
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經濟發達,物價較高,相應地每年養老金計發基數以及人均月養老金水平也***于其他城市,養老金高于6000元的人往往集中在這些城市。
如果給他們停漲養老金,則無法應對物價上漲帶來的經濟壓力,生活水平將直線下降,所以,養老金根本無法實現全國統一調整,更不可能設置封頂線。
03
高收入人員會失去參保信心
國家設立的養老金調整,是通過定額、掛鉤和傾斜的方式。
定額雖然是統一上調的,但是幅度并不高,差距也不大。
掛鉤是遵循多繳多得,長繳多得,充分促進了大家繳費的積極性,通過努力工作,提高工資待遇,提高參保標準,引導大家不斷提升自己,做高質量人才。
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原則,就是在鼓勵還在參保中的人,按照自身實際能力,積極參保,提高繳費標準,為自己多存錢。如果直接對高收入人員停漲,正在參保的人可能將大批斷繳退費,基金長期收不抵支,養老保險制度將破產。屆時,養老問題將會成為社會的首要難題。
傾斜調整則是福利與高齡老人,艱苦邊遠地區的群體,有特殊的原因在身上。
04
艱苦邊遠城市發放更困難
今年實現了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,凈貢獻城市要不斷上繳富余的養老金用作中央調劑,對凈受益城市進行補助。
如果大家因為養老金只對低收入人員多漲錢,開始少交或者不交社保費,養老基金收益銳減后,上調都有難度,更別提補貼養老保險費收不抵支的艱苦地區了。那這部分地區的退休人員以后怎么領錢還是個難題。
05
大媽有話說
事實上,養老金調整已經體現了縮小收入差距的原則。
2021年,我國實現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調整方式的完全統一。
另外,養老金調整方式也兼顧了公平。近些年,定額和傾斜的調整力度加大,高低群體之間的待遇差距縮小。公平是相對的不是***的,國家正在逐漸縮小人們的水平差距,同時還要保持人們參保的積極性。
說直白一點兒,為了保持養老金長效發放,讓收入高的人繼續漲錢,才能刺激更多人堅持繳費,讓養老金體系能一直健康發展,這樣,各個收入階段的人才能一直有養老金可以領取,并享受上調福利。